3748581576_6afd72b52d.jpg

半夜三點半,一口氣看完了《自由大道》,心中所受到的衝擊,真是久久不能自己。

我是很少看電影的人,因為缺乏耐性。最近看的幾部好片,如《請問總統先生》(Frost/ Nixon)、《力挽狂瀾》(The Wrestler)、《再見列寧》(Good Bye Lenin)都分了幾次才看完。但是,《自由大道》卻一次讓我從頭看到尾。

我不曉得上次看完一齣電影,還有這種「不舒服」的感覺,是什麼時候?或許是《斷背山》中恩尼斯(Ennis)摟著傑克(Jack)衣服的那刻,又或許是《色戒》中易先生在王佳芝行刑批文上簽上名的那一幕。但《自由大道》和李安片中最大的不同是,李安片所訴說的是一個故事的完結,但在米克倒下的那時,故事(運動)才正要展開。

《自由大道》會讓人意猶未盡,或許是它對主角哈維米克(Harvey Milk)個性雕塑的貧乏,米克在片中幾乎被當做一個完人在操作,但真實的米克呢?應該沒人會相信他如此完美、如此得人緣吧。但導演Gus Van Sant厲害之處就是,讓觀眾看到貧乏的米克後,會興起追根究柢的好奇心,想追尋真實的米克與他所處的那個時代。

我總以現在可以躲在網路後頭大談同志情色,是生來就有的權利,台灣的同志只要不太誇張,躲在櫃子裡照樣可以交B、約炮,誰也管不著你。但這是因為有偉大的同志運動先驅替我們爭來的,若沒有他們,我們或許還被當成精神病人、愛滋病帶原者、該用石頭治死的神所憎恨者。現在的台灣不會有人提出6號法案這種東西,將表明同志身份或同情同性戀者的教師解僱,但米克的時代會,靠著他們的努力,今天的我們才看不到這種法案被提出。

劇中最棒的橋段是米克要求他的核心幹部向他們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出櫃,以便拉攏這些人反對6號法案。但就算在這些圍繞在哈維身邊的活躍同志,還是有人無法和父母家人啟齒。嚷嚷著要別人出櫃很容易,但米克「前」男友史考特(Scott Smith)的一席話,馬上對他的觀點加以反對,當初的米克也是紐約最躲在櫃子深處裡的人,他不計其數次的向母親否認史考特的存在,現在米克要大家出櫃,這不就是逼著很多人失去他們的家庭嗎?但在政治癮上的米克卻說:「如果他們的家庭不能愛真實的他們,那就失去好了!」話說的簡要、無情,卻又發人深思。

如果你不出櫃,不向家人、朋友們拉票,那反同志的浪潮將會吞噬你,我們將活在一但曝露身份就有可能失去工作的恐怖環境下。在面臨生死關頭時,我們還要躲在櫃子裡嗎?但另一方面,捍衛自己的人權要面對的,可能是親愛家人的痛苦、不諒解,或是如史考特所說,「失去家庭」。這種兩難,真的不是犯政治癮的米克所能理解的。或許米克忘了,在紐約時的他,在面臨這種兩難時,肯定會選擇再躲進櫃子裡,以求不曝露自己的性向來換得家庭與社會的接納。

爭取權益與保護家庭沒有誰對誰錯,但有了像哈維他們選擇爭取權益的勇士,我們才有今天稍微可稱的上「享受」的同志權益。

講了那麼多光說不練也不是辦法,立刻捐了1000塊給熱線。像我這種沒種出櫃,也沒勇氣上街頭爭取同志權益的人,也只好捐點小錢讓勇敢的同志們先幫我奮鬥一下囉。

加油吧!同志們!

p.s. 有錢真要去舊金山好好朝聖一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賈彝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